劉威,男,漢族,中共黨員,遼寧沈陽人,博士畢業(yè)于東北大學,現(xiàn)任東軟睿馳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自動駕駛業(yè)務線總監(jiān),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教育背景
l?1994-1998 沈陽 東北大學 工學學士 l?1998-2001 沈陽 東北大學 工學碩士 l?2001-2005 沈陽 東北大學 工學博士
- 工作履歷
l?2005-2006 沈陽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 l?2006-2010 東軟集團/東軟集團博士后工作站 教授級高工 l?2010.-至今 東北大學東軟研究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l?2016-至今 東軟睿馳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總監(jiān)
- 學術兼職
l?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駕駛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l?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 l?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l?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評審專家 l?IEEE Transactions on ITS/電子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s,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IET Computer Vision評審人
- 科研&研發(fā)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子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負責人)、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電動汽車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研發(fā)及產業(yè)化”1項(2016年,課題負責人)、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電動自動駕駛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運行”1項(2017年,子課題負責人)、863項目1項(負責人)、電子產業(yè)基金1項(負責人),沈陽市科技計劃項目3項(課題負責人)等多個科研項目。 2012年起,先后將研發(fā)成果,發(fā)明專利,以IP授權方式,授權日本,美國公司,截至目前,基于這些IP量產的包括日本本田奧德賽等在內車型已經超過70萬臺。并且,帶領團隊研發(fā)智能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產品,在國內合資品牌上汽通用,上汽大眾,自主品牌長城,一汽,通用五菱 ,東風,江淮,福田等多個主機廠數十款車型搭載量產,打破了國外巨頭在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壟斷。2017年12月,央視CCTV4《走遍中國》欄目專門制作了中國自動駕駛專題記錄片,本人作為中國自動駕駛領軍人物接受采訪。2018年6月,與國際知名芯片公司恩智浦(NXP)聯(lián)合發(fā)布基于其自動駕駛專用芯片S32V的全球首款自動駕駛量產產品,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會長董揚出席發(fā)布會,并代表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表示祝賀。 主持的重大項目列表如下: 1)?2017~2019 上海市經信委 工業(yè)強基項目 智能駕駛中央域控制器研制 2)?2017~2018 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人才資源開發(fā)專項資金 智能輔助駕駛產品研發(fā)及產業(yè)化 3)?2016~2018 沈陽市科技局 市科技計劃 智能輔助駕駛產品研發(fā)及產業(yè)化 4)?2016~2019 科技部 重點研發(fā)計劃 電動汽車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研發(fā)及產業(yè)化 5)?2015~2016 沈陽市科技局 市科技計劃 電動汽車智能行車安全及車路規(guī)劃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發(fā)及應用 6)?2013~20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復雜環(huán)境下基于單目大視角相機的廣義障礙物魯棒檢測 7)?2012~2014 科技部 863計劃 網構化軟件可信評估技術與工具 8)?2012~2013 工信部 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基金 車載智能信息終端研發(fā)與示范應用 9)?2013~2014 教育部 基本科研業(yè)務費 面向城市道路安全的廣義行人檢測關鍵技術研究 10)?2016~2018 教育部 基本科研業(yè)務費 “面向城市道路自動駕駛的 ?????復雜交通場景環(huán)境感知技術研究”
- 獲得獎勵
1)?2018年,沈陽市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排序1; 2)?2018年,沈陽市渾南區(qū)優(yōu)秀專家,排序1; 3)?2017年,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序1; 4)?2017年,智能輔助駕駛產品研發(fā)及產業(yè)化,沈陽百項重大科技研發(fā)項目,排序1; 5)?2017年,SAE國際智能網聯(lián)汽車大會最佳論文,第一作者; 6)?2016年,識別圖像中障礙物的方法和裝置,中國專利優(yōu)秀獎,排序2(校內排序1); 7)?2016年,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沈陽市科技振興獎一等獎,申請人排序2(校內排序1); 8)?2016年,申請人入選年度第一批沈陽市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 9)?2015年,普適計算關鍵技術及支撐平臺(項目單位負責汽車輔助駕駛及高性能計算部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申請人排序8(校內排序1); 10)?2014年,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單位負責汽車輔助駕駛及高性能計算部分),申請人排序14(校內排序1); 11)?2013年,遼寧省沈陽市科技振興獎; 12)?2011年,遼寧省百千萬人才計劃千層次人才; 13)?2010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4)?2009年,遼寧省沈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學術成果
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國內外知名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fā)表SCI檢索論文4篇(一區(qū)2篇),一級學報3篇;代表性論著如下: 1)?Liu W , Li S , Lv J , et al. Real-Time Traffic Light Recognition based on Smartphone Platfor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017, 27(5):1118-1131. 2)?Liu W , Yu B , Duan C , et al. A Pedestrian-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Features and Ensemble of Multi-View–Pose Par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5, 16(2):813-824. 3)?Liu W , Yu H , Yuan H , et al. Effective background modelling and subtraction approach for moving object detection[J]. IET Computer Vision, 2015, 9(1):13-24. 4) 劉威, 周婷, 袁淮, et al. 基于多條件隨機場模型的圖像3D空間布局理解[J]. 電子學報, 2017(02):74-82. 5) 劉威, 段成偉, 遇冰, et al. 基于后驗HOG特征的多姿態(tài)行人檢測[J]. 電子學報, 2015, 43(2):217-224.
- 發(fā)明專利
以第一發(fā)明人身份申請國內外專利30余項,代表性專利如下: 1)?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tioning barrier 美國發(fā)明專利 US8463039B2 2)?障礙物分割方法及裝置 日本發(fā)明專利 特許第5367091號 3)?障礙物分割方法及裝置 德國發(fā)明專利 112009003648 4)?畫像中の障害物を識別する方法および裝置 日本發(fā)明專利 特許第5276721號 5)?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obstacle in image 美國發(fā)明專利 US008406474B2 6)?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GENERALIZED PASSERBY 美國發(fā)明專利 US9519831 7)?広義的通行人検出方法と裝置(廣義行人檢測方法和裝置) 日本發(fā)明專利 第5950991號 8)?一種實現(xiàn)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的方法、裝置及系統(tǒng)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1726199號 9)?基于立面的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tǒng)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1586918號 10)?一種信號燈識別方法及裝置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2003094號 11)?一種障礙物檢測方法和裝置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2141276號 12)?廣義行人檢測方法和裝置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2257629號 13)?基于立面的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tǒng)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2127497號 14)?基于立面的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tǒng) 中國發(fā)明專利 第2050923號